• 琴馆动态
  • 文化交流
  • 相关活动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 您现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 琴馆动态>> 详细内容

李祥霆:世人对古琴有误解

来源:www.hezhengguqin.com   发布时间:2017-06-09

转自深圳晚报采访——李祥霆告诉记者:不光国人,很多老外也迷古琴。“古琴表现的深度、广度就如唐诗宋词。”

然而,就是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,古琴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情况如何呢?社会大众又古琴又有哪些无解呢?且看李祥霆大师为我们解读。 

深晚: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艺术,古琴有多少年历史?

李祥霆:古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活的、成熟的音乐艺术,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,商周时期就有了,且就有很广泛的影响了。其他民乐器如笙清朝以前曲子都失传了,只有古琴一直流传发展,充满生命活力在人间。

深晚:目前的传承情况乐观吗?

李祥霆:古琴在古代地位很重要,发展最深刻成熟是在唐朝,清朝末年开始衰落,全国会弹古琴的不到200人,进入严冬。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抢救,到五六十年代会古琴的依然不到百人,但到了2010年前后,发展到六七十万人,进入“夏天”。现在古琴领域人数很多,但处于混乱阶段,正规专业有师承的很少,有些人甚至自己找书随便看看,就说自己会古琴,还敢教人弹琴。但传承情况还是乐观的,因为现在通过电视、出版物、互联网正确传播越来越多,生命力很大,再经过10年20年30年,古琴会进入更好的阶段。

深晚:什么原因导致古琴不像琵琶、二胡等民乐接地气呢?

李祥霆:的确,古筝、琵琶、二胡的群众基础非常发达,业余者里都有水平很高的。而古琴,一般人不太容易爱上它。古琴在技术上挺复杂的,不喜欢音乐喜欢古琴那没用,乱七八糟弹还以为自己很对,喜欢音乐的人很多还不喜欢古琴,又喜欢音乐又喜欢古琴的人很少,所幸现在开始多起来。

深晚:您觉得世人对古琴有哪些偏见误解?

李祥霆:第一,说古琴是自我的不是弹给别人听的,那是错的。古琴是古代文人贵族的艺术,是表达、寄托和沟通感情与精神的,还有自我修养的作用,都不给别人听不教那不50年就灭绝了吗?那种说法是故弄玄虚。以及,有人说古琴声音小,这不对,古代有很多琴声音很洪亮,非常有表现力。还有说古琴最高境界是轻微淡远,没有表情、声音很小,难解其意。轻微淡远只是一种类型,而且不是主要的,更不是最高境界。唐朝有个大琴家,他的琴技就达到最高境界“声韵皆有所主”。古琴音乐能反映社会主流思想,观风教、悦情思、辨喜怒、绝尘俗、静神律、壮胆勇,它表现的深度、广度就和唐诗宋词一样。它也和中国古代文化一样,充满热情、活力、智慧。

深晚:您精于琴、箫、诗、书、画,古琴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相通之处吗?

李祥霆:艺术的本质都一样,古典文化有深度,但又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学不会。说古琴神秘那是骗人的,老师教书、上学都能懂。古琴艺术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基础知识之一,你可以不喜欢,但不能不知道,就像唐诗,可以不会写诗,但一定听过、读过诗。

深晚:您曾多次到英、法、德、美、日等国家演出,古琴在国外被接受程度如何?

李祥霆:他们非常尊重、非常喜欢,电台电视台前来报道,我出版的唱片在那边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、重视,我的音乐会也是满座。对此我并不意外,1982年首次到英国访问演出前,我已经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多,知道优秀的中国文化经过正确地传播,就能让很多有修养的人、有世界文化眼光的人接受和喜欢。

深晚:本次您的即兴演奏有主题吗?

李祥霆:既是即兴就临场由观众出题,我准备了100张纸放在台阶上,让大家随意出题,演奏完《流水》后,我会从这堆纸里抽出3个题,再让现场观众表决挑选。

深晚:您刚提到《流水》,曾在多次重大演出弹奏,您对此曲特别偏爱?

李祥霆:一场音乐会如果只弹一首曲子,而且我知道来宾大多不了解古琴,我就会弹《流水》。它是中国古代第一名曲,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极具代表性。

深晚:您曾多次弹奏唐代古琴“九霄环佩”,较之身价近亿元的名琴“杜庞将军”,九霄环佩的珍贵程度如何?

李祥霆:小提琴最老的才300多年历史,“九霄环佩”已经1260年,而且是皇家的琴,唐玄宗儿子唐肃宗即位时用于皇家庆典演奏,1000多年过去了声音还特别好,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幸运。

深晚:古人由琴得到重要精神力量产生智慧,如诸葛亮城楼弹琴骗司马懿退兵,这点对现代人也适用吗?

李祥霆:大家现在知道古典文学文化多么重要,古琴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广阔更有智慧。古琴全方位表现古人思想感情生活,这就不是单一的,物质精神文明成河如海洋,这些经典曲子,能欣赏理解就会变成你的智慧来源。

上一条: 古人在弹琴时有哪些讲究?

下一条: 要学习,就要知道它的发音原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