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琴馆动态
  • 文化交流
  • 相关活动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 您现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 文化交流>> 详细内容

和雅清淡的琴之意境

来源:www.hezhengguqin.com   发布时间:2017-06-23

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所必须掌握的技能,便是弹琴,弈棋,书法,绘画,所以顾称琴棋书画,即“文人四友”。和正琴馆提高品味的意境,“和雅”、“清淡”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古琴,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,“味外之旨、韵外之致、弦外之音”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。

  琴之意境和正琴馆

和正琴馆

     陶渊明“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音”与白居易“入耳淡无味,惬心潜有情。自弄还自罢,亦不要人听”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。


一声散音,澹若洞泉,雪其燥气,释其竞心

一声泛音,至清至洁,扫尽炎热,飘然欲仙! 

一声按音,宁静致远,心无挂碍,指有余闲!


古琴融合了中国几千年儒释道文化的精粹,宁静而高远,淡雅而悠缓,是现代人繁忙生活中的心灵伴侣,是一种可以让我们静心修行的优雅生活方式。

自古,中国历代文人皆讲求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,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,通常选择由儒入道,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,逍遥隐逸,寄情山水,亲近广阔的大自然。抚琴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,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沉醉而解脱释怀。这正如嵇康在《琴赋》当中所言:“物有盛衰,而此(古琴)无变;滋味有猒,而此不勌,可以导养神气,宣和情志,处穷独而不闷者,莫近于音声也。是故复之而不足,则吟咏以肆志,吟咏之不足,则寄言以广意”。

和正--和而不同,和而大同,平和中正,上合孔子大同理念,下应古琴平和中正之声,故名为和正琴馆

上一条: 古琴的维护与保养你了解吗?

下一条: 琴声悠悠,乐享成